NVF
總版主
註冊日期: May 2003
來 自: 台灣'台中
文章數量: 10817 |
記得小時候去學無線電,第一天上課時老師說:無線電從業人員必須遵奉的兩大信念是:"無遠弗屆'"和”HI-FI高傳真”。
那就是:
1、在傳輸技術上,探究如何傳輸最遠距離的方法。
2、在接收技術上,探究如何保持傳輸內容不失真的方法。
現在再看到BS 4K/8K所做的推廣宣傳,其精神也是在實踐如何達到"HI-FI高傳真"的精神。而再回想,這已經是NHK在BS的第三代推廣教育了.....。
第一代是1986年日本剛開播BS的時候,當年的日本電視機,一般民眾隨便裝個簡易魚骨型的”八木天線”就可收到6~8個地面廣播電視頻道,而剛開播的BS直播衛星電視只有2個頻道,要花錢買碟形天線、衛星接收機,且需再花工資請技術人員來安裝衛星天線後才能看得到,是什麼因素讓民眾願意另外花錢來收這兩個電視頻道呢?
NHK稱這兩個直播衛星電視頻道為"高品味電視"。
為了介紹衛星頻道與地面波電視影音品質的不同,NHK邀請藝人和專家在節目中對談,以引薦出BS衛星在影音品質與一般地面電視台不一樣的地方:
NHK利用圖表和動畫詳細介紹BS衛星頻道影音的特性:
影像方面:介紹衛星電視的影像有4.5MHz頻寬,它比地面波的4.2MHz多了300KHz的影像頻寬,這些增加的高頻頻寬除了可讓影像細微的部分更清晰以外,有更飽滿的色彩飽和度、也可消除地面波在影像細微部分發生彩色不同步的現象。
聲音部份:原本地面波FM調制的音頻只能調制到15KHz的音域,而衛星的數位音頻則可以和CD一樣,調制到22KHz的音頻,可以顯現更好的音質響應。
會有這些改變,都是因為衛星有高頻寬,它可以突破地面廣播技術的限制,而達到更高影音品質的傳送,因為影音內容是"高畫質、高音質",因此才稱為是"高品味電視"。
NHK 努力的透過知識教育來推廣衛星廣播的技術特點,讓民眾因為了解而成就這系統,而成就BS在日本有2000千萬以上的收視戶。這是BS第一代"高品味電視"的宣傳。
第二代宣傳是2000年12月1日BS 開播數位高畫質頻道(BSD),當時在節目中,NHK也就數位衛星電視的優點做以下的宣傳:
1、1920*1080 高畫質、寬螢幕:
數位BSD和傳統電視的差別,除了畫素不一樣以外,數位BS HDTV的電視畫面是16:9,它比傳統 4:3電視畫面,可看到更寬廣的景寬。
2、互動電視:數位化的BSD可傳輸更多的節目內容資訊,可與觀眾互動,比如節目進行中,觀眾可用遙控器的功能鍵來選擇不同的內容。或者是節目進行中可用遙控器選擇更多的節目進行中的資訊。
3、節目表單(EPG)的功能:
頻道可傳輸一個星期的節目表,可選定喜歡的節目做預備錄影。可傳輸一個星期的節目表這是類比時代所無法想像的。
4、數據節目:
BSD突破以前一個載波只能有一個頻道,可傳輸更多頻道以及數據資料,其中包含新聞、氣象與金融資訊等等。
加上現在BS 4K/8K影像的宣傳,再再都顯示日本對影像科技更新的堅持。
由於衛星訊號有跨國、跨區域傳送的訊號覆蓋,且衛星仰角高可克服山區無線電無法服務的地區,完全符合”無遠弗屆”的原則;而”高畫質、高音質”也符合HI-FI高傳真的要求。
由此可證台灣早期無線電廣播人員所遵奉的"無遠弗屆”和”HI-FI高傳真”準則,其時也就是NHK正在BS執行的"廣播精神"。
__________________
TVRO產業革命 1、RF轉光纖傳輸系統。
TVRO產業革命 2、接收機拓展頻寬3250MHz。
向版主報告此篇 | IP位址: 已記錄
|